产品目录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详细内容
密封胶硅酮胶相容性试验方法
点击次数:4228 更新时间:2022-03-10

密封胶硅酮胶相容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标准ISO72891987《建筑密封材料恢复率的测定》、ISO 73901987《建筑密封材料抗流动性的测定》、ISO 83391984《建筑密封材料拉伸性 能的测定》、ISO 83401984《建筑密封材料定伸性能的测定》、ISO 90481987《建筑 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

l、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密封材料的密度、挤出性、表干时间、渗出性、下垂度、低温 柔性、拉伸一压缩性、定伸粘结性、恢复率、剥离粘结性、技伸一压缩循环性等物理性 能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有机硅、聚硫、聚氨酯、丙烯酸酯等高聚合物为基材的弹性、弹塑 性膏状非定型密封材料的检测。 2、标准试验条件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 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 3、密度的测定

31 试验器具

3l1 金属环:如图1所示,用黄铜或不锈钢制成,高12mm,内径65mm,厚约2mm 上表面和下表面要平整光滑,与上板和下板密封良好。

312 上板和下板,用玻璃板。上板上有V字形缺口,厚度上板为2mm,下板为3mm 尺寸均为85mm×5mm。表面平整,与金属环密封良好。

313 滴定管:容量50mL

314 天平:称量50mL,感量01g

32 试验步骤

321 金属环容积的标定。 将环置于下板中部,与下板密切接合,为防止滴定时漏水,可用密封材料等密封下板 与环的按缝处,用滴定管往金属环中滴注20℃的水。即将满盈时盖上上板。继续滴注水, 直至环内气泡全部消除。从滴定管的读数差求取金属环的容积VmL)。

322 质量的测定 把金属环置于下板中部,测定其质量M。在环内填充试料,将试料在环和下板上填 嵌密实,不得有空隙,一直填充到金属环的上部,然后用gua刀沿环上部gua平,测定质量M1

33 结果计算 密度按下式计箱,取3个试件的平均值: M1-M2 ρ=─── (1) V 式中 ρ——密度,g/cm[3] V——金属环的容积,cm[3] M2——下板和金属环的质量,g M1-一下板、金属环及试料的质量,g

34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验名称、类型、批号; b.密度。至0lgcm[3]

4、挤出性的测定

41 试验器具

411 挤出器:177mL聚乙烯筒或400mL金属筒,喷嘴直径可采用24610mm (构造见图2)。

412 稳压气源:压力保持在20025kPa 413 玻璃量筒:容积为1000mL

414 秒表。

415 天平:称量500g,感量05g

42 试验步聚

将待测试料和所用器具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8h。试验在标准条件下进行。 将试料填入挤出筒,注意勿留气孔。如果试料为多组份密封材料,应按规定配比 混合均匀后立即填入挤出筒。将喷嘴和活塞装在挤出筒上,使试料充满喷嘴。

421 单组份密封材料的测试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挤出器中的试料,同时用秒表测量所需时间。根据挤出 简的体积和所用的挤出时间计算试料的挤出率(mLmin)。

422 多组份密封材料的测试

A法:将500mL蒸馏水倒入带刻度的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从挤 出筒中往盛有水的量筒中挤入大约30mL试料。记下所用的时间。同时读出量筒内水的体 积增量。记作试料*次挤出的体积(mL),*次挤出应在各组份混合均匀后15min 时进行,上述操作至少应重复3次,即每隔适当时间挤出大约30mL试料。记下每次挤出所用 的时间和挤出试料的体积。计算平均挤出率(mLmin)。

B法: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从挤出筒中挤出试料至天平上,挤出时间为30s,记录挤 出试料的重量,至1g。然后每隔适当时间重复一次。*次挤出应在各组份混合均 匀后15min进行。 上述操作至少应重复3次,计算平均挤出量(gmin)根据试料的密度计算不均挤 出率(mLmin)。 A法作为仲裁试验方法。 必要时,可利用挤出时间间隔,各次挤出时间和挤出体积绘制挤出体积一挤出时间 的曲线图。

43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写明下述内容:

a.试料的名称、类型、批号;

b.挤出筒容积和喷嘴直径;

c.单组份密封材料的挤出率(mLmin);

d.多组份密封材料的平均挤出率(mLmin)。必要时报告挤出体积一挤出时间的曲线图。

5、表干时间的测定

51 试验器具

511 金属板:质量40±01g,尺寸19mm×38mm

512 模框:矩形,用钢或银制成。内部尺寸25mm×95mm,外形尺寸50mm×l20mm,厚度3mm

513 玻璃板:尺寸80mm×130mm,厚度5mm

514 聚乙烯薄膜:2条,尺寸25mm×l30mm,厚度约01mm

515 gua刀。

52 试件制备

用丙酮等熔剂清洗模框和玻璃板。将模框居中放置在玻璃板上,用在标准条件下至 少放放置5h的试料小心填满模框,勿留气孔、用guagua平试料,使之厚度均匀(3mm)。 同时制备两个试件。

53 试验步骤 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的时间,然后在试件表面纵向1/2处放置聚乙 烯薄膜,薄膜上中心位置加放金属板,30s后移去金属板,将薄膜以90度角从试料表面在150s内匀速揭下,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料粘附在聚乙烯上为止。记录 试件成型后至试料不再粘附在聚乙烯条上所经历的时间。 54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料名称、类型、批号;

b.试料表干时间(h);

6、渗出性的测定本方法不适用于检测天然石材砌体工程(如大理石、花岗岩等)所用的密封材料。

61 试验器具

611 鼓风式干燥箱:温度可调至105±2℃。

612 黄铜环:内径20mm、高20mm、一端的环壁斜削至内径。

613 快速定性滤纸:直径90mm

614 铝箔:边长25mm的正方形。

615 砝码:300g,直径35mm

616 gua刀。

617 玻璃板:100mm×100mm

62 试件制备从干燥品中取出10张经105±2℃烘干58h的滤纸,钉在一起放在玻璃板上,将黄铜 环的斜边朝下放在滤纸*,然后把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5h的试料填入环内,使之与环 的上端齐平,注意勿留气孔。在黄铜环上放置一张铝箔,铝箔上再放300g的砝码。同时 制备两个试件。

63 试验步骤 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72h。用gua刀轻轻插入黄铜环的底部,取下黄铜环 和试料,将上面*张滤纸连同玻璃板放到亮处。用铅笔标出析出的zui大和zui小直径, 05mm,从这两个直径的平均值中减去环的直径,再除以2,即为测得的渗出幅度。 10张滤纸放到亮光下,分别检查其渗出张数。凡有污染痕迹的滤纸都算作渗出张数。 以渗出幅度与渗出张数之和记为渗出张数。

64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料名称、类型、批号;

b.渗出幅度(mm);

c.参出张数(张);

d.渗出指数。

7、下垂度的测定

71 试验器具。

711 模具:如图3所示用非阳极化铝合金制成。长度150±02mm,两端开口,其中 一端底面延伸50±05mm,横截面的内部尺寸为: a 10±0.2mm,深10±0.2mm b 20±0.2mm,深10±0.2mm

712 鼓风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50±2℃、70±2

713 低温恒温箱:温度能控制在5±2℃。

714 钢板尺,单位为mm

715 聚乙烯薄膜,厚约01mm

72 试件制备将模具用丙酮或二甲苯擦净并干燥之,把聚乙烯薄膜衬在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 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的密封材料用gua刀填入模具内,使 之与模具上表面齐平,注意勿留气孔,每组制备3个试件。 73 试验步骤

用制备好的试件垂直悬挂或水平放置在已调节至70±2℃、50±2℃或5±2℃的恒温 箱内,恒温24h。然后从恒温箱中取出试件,垂直悬挂的试件是侧量试料从模具的下端到 下端点的长度(mm)。水平放置的试件是测定试料从摸具的上边沿流出的zui大距离(mm), 两种放置方法可同时采用,也可选其中一种。

74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验的名称、类别、批号;

b.试件型号和试验温度;

c.试件放置方法;

d.每一试件的下垂值及三个试件下垂值的平均值,至1mm

8、低温柔性的测定

81 试验器具

811 铝片:尺寸130mm×76mm,厚度03mm

812 gua刀。

813 模框:同5l2

814 鼓风式干燥箱:温度可调至70±2℃。

815 冰箱:温度可调至-20±2℃、-30±2℃、-40±2℃。

816 圆棒:直径6mm25mm

82 试件制备

用丙铜等容剂*清洗模框和铝片,将模框置于铝片中部,然后把在标准条件下至 少放置24h的密封材料填入模框内,防止出现气孔、将试料表面gua平,使其厚度均匀达 3mm。沿试料外缘用薄刀片切割一周。垂直提起模框,使成型的密封材料粘牢在铝片上, 同时制备3个试件。

83

试验步骤

将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8d的试件按下面的温度周期养护3个循环:

a.70±2℃养护16h

b.于-20±2℃或-30±2℃或-40±2℃养护8h 在第三个循环养护周期结束时,使冰箱里的试件和圆棒同时处于规定的低温试验温度 下,用手将试件绕规定直径的圆棒弯曲180°,弯曲时试件粘符有试料的一面朝外,弯曲 操作在12s内完成。弯曲之后立即检查试料开裂、剥离及粘结损坏情况。

84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料的名称、类别、批号;

b.圆棒直径;

c.低温试验温度;

d.试件裂缝及粘结破坏情况。

9、拉伸粘结性能的测定

91 试验器具

911 粘结基材:可用水泥砂浆板、铝板或玻璃板,其形状及尺寸如图4所示。 注:在用玻璃板测试高模量的密封材料时,应采用增强方法,使玻璃板具有 足够的强度。或用150mm×50mm×5mm玻璃板。

912 隔离垫块:可用聚丙烯、聚乙烯浸蜡的木块。尺寸为12mm×l2mm×125mm 用于制备试件。

913 防粘薄膜或防粘纸

914 拉力试验机:配有记录装置,拉伸速度可调为56mmmin

915 致冷箱,容积能容纳拉力试验机拉伸装置。温度可调至20±2℃。

916 鼓风干燥箱,温度可调至70±2℃。

917 容器:用于浸泡试件。

92 试件制备 425号或525号硅酸盐水泥和标准砂按1:1.5比例,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砂 浆注入模具中,成型拆模后在约20℃的水中养护7d后制成水泥砂浆板。清除水泥砂浆 板表面的浮浆,用丙酮等溶剂清洗铝板或玻璃板,干燥后备用。 按图4所示,在防粘薄膜或防粘纸上将两块粘结基材与两块隔离垫块组装成空腔。然后 在空腔内嵌填已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的试料制成试件。每组试件制备3块。嵌填试料 时必须注意:

a.避免形成气泡。

b.将试料挤压在基材的粘结面上。粘结密实。

c.修整试料表面,使之与基材与垫块的上表面齐平。

93 试件处理

931

A 将制备好的试件于标准条件下放置28d

932

B 先按照A法处理试件,接着再将试件按下述程序处理3个循环

a.70±2℃干燥箱内存放3d

b.23±2℃蒸馏水中存放ld

c.70±2℃干燥箱内存放2d

d.23±2℃蒸馏水中存放1d 上述程序也可以改为cdab

94 试验步骤

试验在23±2℃和-20±2℃两个温度下进行。每个测试温度测三个试件。当试件在-20℃温度下进行测试时,试件需预先在-20±2℃至少放置4h 除去试件上的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的速度拉伸至试件破裂 为止。记下zui大的拉力值(p)和zui大伸长率(%)。

95 结果计算

zui大抗拉强度按(2)式计算,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 P R=───×10[-2] (2) S 式中 R——zui大抗拉强度MPa P一一zui大拉力值,N S一一试件截面积,cm[2] zui大伸长率按(3)式计算。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 L[2]-L[1] L=──────×100 (3) L[2] 式中 L——zui大伸长率,%; L[1]——原始长度。mm L[2]一一zui大拉伸长度,mm

9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拭料名称、类别、批号;

b.基材类别;

c.是否用底涂料;

d.试件处理方法(A法或B法);

e.试件的zui大抗拉强度值(MPa)和zui大伸长率(%),必要时可报告应力一应变曲线图;

f.试件的破坏形式(粘结破坏或内聚破坏)。

10、定伸粘结性能的测定

101 试验器具

1011 粘结基材同911

1012 隔离垫块同912

1013 垫块,用于控制被拉伸的试件宽度,使其保持原宽度的125%、160%或200%。

1014 拉力试验机。同9149l5

102 试件制备

92条。

103 试件处理 93条。

104 试验步骤 23±2℃和-20±2℃两个温度下进行定伸试验,每一温度条件下测试三个试件。 在-20℃测量时,试件事先要在-20±2℃温度下放置4h 将试件除去隔离垫块,置入拉力机夹具内以56mmmin拉伸速度将试件拉伸至原 宽度的125%、160%或200%。然后用1013所述的相应尺寸的垫块插入已拉伸至规 定宽度的试件中并在相应试验温度下保持24h 记录试料粘结或内聚破坏情况。在-20℃试验时,应将试件从冰箱中取出并待其融 化后方能记录它的粘结或内聚破坏情况。

105 试验报告

过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料的名称、类型、批号;

b.基材类别;

c.是否用底涂料;

d.试件处理方法(A法或B法);

e.定伸宽度(%);

f.试料粘结或内聚破坏情况。

11、恢复率的测定

111 试验器具 1111 U型铝条:用未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U型材。截面尺寸为12mm×l2mm 70mm,厚12mm,如图5所示。

1112 隔离垫块;尺寸为12mm×12mm×10mm

1112 垫块:同913

1114 防粘薄膜或防粘纸。

1115 玻璃板:上面撒

1116 鼓风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70±2℃。

1117 拉力试验机:同914

1118 游标卡尺:度为01mm

1119 容器:用于浸泡试件。

112 试件制备

U型铝条用丙酮洗净。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并在空气中干燥。将两块U型铝条与两块 隔离垫块按图5所示组合起来,按照92条所述方法制成试件。每组试件制备3块。

113 试件处理 93条。

114 试验步骤 将处理过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存放24h,并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恢复率试验。 除去制备试件时使用的垫块。用游标卡尺量出每一试件两端的原始宽度L0,然后将 试件注入拉力机上,56mmmin的速度分别把试件拉伸到原始进度的125%、160%或 200%,用L1表示拉伸后的宽度。 当试件位伸至规定的宽度L1后,夹入两个尺寸合适的垫块,从试验机上取出试件, 水平放置24h,然后去掉垫块,将试件放在撒的玻璃板上静置1h。在每一试件两 端测量弹性恢复后的宽度L2,到01mm

115 结果计算 恢复率按式(4)计算: L1-L2 R[]─────×100 4 K1-L0 式中 R[]一一恢复率,%; L0一一试件的原始宽度,mm L1─一试件拉伸后的宽度,mm L2─一试件弹性恢复后的宽度,mm 记录每个试件的值和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并到1%。

11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料的名称、类型、批号;

b.是否用底涂料;

c.试件处理方法(A达或B法);

d.伸长率(%);

e.每一试件的恢复率(%);

f.每组试件的平均恢复率(%)。

12、剥离粘结性的测定

121 试验器具

1211 拉力试验机:配有拉伸夹具,拉伸速度可调至50mmmin

1212 铝合金板:150mm×75mm×5mm

1213 水泥砂浆板:150mm×75mm×l0mm

1214 玻璃板:150mm×75mm×5mm

1215 垫板:4根,用硬木、金属或玻璃制成。其中2根尺寸为150mm×75mm×5mm 用于在铝板或进口板上制备试件。另2根尺寸为150mm×75mm×l0mm,用于在水泥砂浆板 上制备试件。

1216 玻璃棒:直径12mm,长300mm

1217 黄铜棒:直径l5mm,长300mm

1218 遮蔽条:成卷纸条,条宽25mm

1219 布条,脱水处理的8×l08×12帆布,尺寸为180mm×75mm、厚约08mm

12110 gua刀。

12111 锋利小刀。

122 试件制备

1221 用刷子清理砂浆板表面,用丙酮或二甲苯擦洗玻璃和铝基材,干燥后使用。 根据需要分别在基材上涂刷底涂料。

1222 在粘结基材上横向放置一条25mm宽的遮蔽条,条的下边距基材的下边至少 75mm。然后取250g已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的试料,涂抹面积为100mm×75mm(包括遮 蔽条)涂抹厚度约2mm

1223 gua刀将试料涂gua在布箱一端,面积为100mm×75mm,布条两面均涂试料。 直到试料渗透布条为止,

1224 将涂好试料的布未放在已涂试料的基材上,基材两侧各放置一块厚度合适的 垫板。在每块垫板上纵向放置一根黄铜棒。从有遮蔽条的一端开始。用玻璃棒沿黄铜棒滚 动,挤压下面的布条和试料,直至试料的厚度均匀达到15mm,除去多余的试料。

1225 将制得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

1226 每种基材制备2块度件。

1227 养护结束后,用锋利的刀片沿试件纸向切割4条线,每次都要切透试料和粘 条,至基材表面。留下225mm宽的、粘有布条的试料带,两条带的间距为10mm,除去 其余部分。

1228 将试件在蒸馏水中浸泡7d

123 试验步骤

1231 从水中取出试件后,立即擦干。将试料与遮蔽条分开,从下边切开12mm试料, 仅在基材上留下63mm长的试料带。

1232 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0mmmin的速度于180°方向拉伸布条,使试料 从基材上剥离。剥离时间约lmin。记录剥离时拉力峰值的平均值(N),若发现从试料 上剥干净,应舍弃记录的数据,用刀片沿试料与基材的粘结面上切开一个缝口,继续进 行试验。 对每种基材,应测试2块试件上的4条试料带。

124 试验报告

试验服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料名称、类型、批号。

b.基材类别;

c.是否用底涂料;

d.每种基材上4条试料带的剥离强度及其平均值,以Nmm为单位;

e.每条试料带粘结或内聚破坏情况。

13、拉伸一压缩特环性能的测定

131 试验器具

1311 鼓风干燥箱:能调节温度至70±2-100±2℃。

1312 冰箱:能调节温度至-10±2℃。

1313 恒温水槽:能将水温调至50±l℃。

1314 夹具:能将试件的接缝宽度固定在84mm96mm108mm114mm 120mm126mm132mm144mm、以及156mm,其精度为±01mm 1315 拉伸压缩试验机,能以4-6次/min的速度将试件接缝宽度在114126mm 108-132mm96-144mm84156mm的范围内反复拉伸和压缩。其精度 为±02mm

1316 粘结基材,同911。此外可用50mm×50mm试件(尺寸及形状见图6), 但仲裁试验应采用75mm×25mm×l2mm试件,(见图4

132 试件制备 92条。

135 试验步骤 拉伸一压缩循环试验按表中所示程序对3个试件进行试验,试验程序如表1 表1 9030 8020 7020 7010 7005

1.接缝宽固定12mm、浸入50 24 24 24 24 24 水中时间,h

2.除去夹具,试件置标准条件下 24 24 24 24 24 时间,h

3.压缩加热 接缝宽mm 8.4 9.6 9.6 10.8 11.

4 压缩率% -30 -20 -20 -10 -5 温度℃ 90 80 70 70 70 时间,h 168 168 168 168 168 4.除去夹具,试件置标准条件 24 24 24 24 24 下时间,h

5.拉伸冷却 接缝宽mm 15.6 14.4 14.4 13.2 12.

6 拉伸率% +30 +20 +20 +10 +5 温度℃ -10 -10 -10 -10 -10 时间,h 24 24 24 24 24 6.除去夹具,试件置标准条件下 24 24 24 24 24 时间,h

7.程序反复 程序1 程序1 程序1 程序1 程序1 6 6 6 6 6 复一次 复一次 复一次 复一次 复一次

8.接缝宽固定12mm,置标准条 24 24 24 24 24 件下时间,h,不小于

9.接缝的扩大、 接缝宽 mm 8.4 9.6 9.6 10.8 11.4 缩小4-6/min 15.6 14.4 14.4 13.2 12.6 接伸 ̄ -30 -20 -20 -10 -5 压缩率% +30 +20 +20 +10 +5 次数(次)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3

81 将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试件按制作时的尺寸固定在夹具上,然后把试件 放在50±1℃的水中,浸泡24h。浸水后解除固定夹具,把试件已标准条件下24h,然后 负查试件①。

1332 在保持粘结基材平行的情况下,缓慢使试件变形至程序3中的各尺寸,然后固定之。将试件放入已调至各加热温度的烘箱内,加热168h。解除固定状态后,将粘结基 材在标准条件下水平放置24h,然后检查试件①。 1333 将试件缓慢变形至程序5中各尺寸。固定之,在-10±2℃的冰箱中将试件放置 24h。解除试件固定状态,使粘结基材在标准条件下水平放置24h,然后检查试件①。 1334 重复13311333的操作,将试件按制作时的尺寸固定在夹具上, 在标准条件下水平放置24h,然后7d之内按下述方法进行试验。 1335 将试件装在拉伸压缩机上,在标准条件下按标准程序9的要求拉伸和压缩2000 次,然后检查试件①。拉伸压缩的速度为4-6次/min 注:①用手掰开试件的粘结基材,反复2次,肉眼检查试料及试料与粘结基材的粘结面 有无溶解、膨胀、破裂、剥离等异常,记录其状态。

134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试料的名称、类型、批号;

b.基材类别;

c.是否用底涂料;

d.所选用的拉伸一压缩幅度;

e.每块试件粘结或聚破坏情况。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提出。本标准由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苏州研究设计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谷云、邓超、王丽华。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Baidu
map